“我去四川涼山山區走訪,沒想到能在那里的基層醫院看到預約掛號、移動支付。”國內外政協委員、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方來英說,信息技術的“賦能”讓人們有獲得感。去年兩會,方來英提出了“關于在公共場所普及智能化婦幼健康服務”的提案,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響應和有關政府部門的回應。今天,在電子地圖或導航軟件上搜索“母嬰室”,周圍的母嬰室就能夠即刻顯示出來。
除了給患者帶來方便,信息化也能使醫療服務更加專業化。國內外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醫院院長葛明華說,由藥師參與開發的合理用藥軟件,能夠在臨床醫生開出醫囑時,自動檢測是否規范,藥師也能在線上對藥方進行審核。今年兩會即將召開,代表委員們去年關注的信息化賦能醫療業,今年有沒有“新跑法”呢?
方來英今年的提案之一是建議國家建立藥品追溯體系。“如果出現藥品安全問題,較首要的是使有問題的產品和使用者脫離,也就是‘召回’。怎么能夠馬上知道給哪個患者開過這批藥,庫房有沒有這批藥呢?”方來英說,建立一個覆蓋生產廠家、流通環節、零售藥店的藥品全過程追溯系統能夠讓“召回”效率得到指數級提升。
方來英認為,覆蓋全過程的追溯能提高造假成本,減少假藥混入正常流通體系。“通過數據管理,如果一個批次做了50萬片,結果流通領域有60萬片,那就有10萬片是假的。”方來英說。
但是,這套體系目前缺乏國內外統一的賦碼體系、標準體系;也缺乏制度要求藥品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以法定責任和法定義務的形式納入到體系中來。“建立這個體系還需要充分利用社會各種資源,例如,推動物聯網行業進入到醫藥行業中來。”方來英分析了目前的不足和需求并寫在委員提案中。
他希望花3年左右時間建立一套藥品賦碼系統和追溯體系,通過信息化的“加持”、電子碼的“賦能”,未來的問題藥品將越來越難混入市場。而醫藥行業機械、重復的勞動,也會因為統一編碼,交給能快速識別電子碼的機器完成。